浪涌保護與避雷器的區別
浪涌保護器和避雷器不是一回事。
雖然二者都有防止過電壓,特別是防止雷電過電壓的功能,但在應用上還是有許多區別。
1、避雷器有多個電壓等級,從0.38KV低壓到500KV特高壓均有,而浪涌保護器一般只有低壓產品;
2、避雷器多安裝在一次系統上,防止雷電波的直接侵入,而浪涌保護器大多安裝在二次系統上,是在避雷器消除了雷電波的直接侵入后,或避雷器沒有將雷電波消除干凈時的補充措施;
3、避雷器是保護電氣設備的,而浪涌保護器大多是為保護電子儀器或儀表的;
4、避雷器由于接于電氣一次系統上,要有足夠的外絕緣性能,外觀尺寸比較大,而浪涌保護器由于接于低壓,尺寸制作的可以很小。
避雷針原理
常規防雷電可分為防直擊雷電、防感應雷電和綜合性防雷電。防直擊雷電的避雷裝置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體;接閃器又分為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以避雷針作為接閃器的防雷電原理是:避雷針通過導線接入地下,與地面形成等電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電場強度增加到極限值的雷電云電場發生畸變,開始電離并下行先導放電;避雷針在強電場作用下產生尖端放電,形成向上先導放電;兩者會合形成雷電通路,隨之瀉入大地,達到避雷效果。實際上,避雷針是引雷針,可將周圍的雷電引來并提前放電,將雷電電流通過自身的接地導體傳向地面,避免保護對象直接遭雷擊。通俗的解釋就是:避雷針的作用像雨傘為人們遮雨一樣,覆蓋著它一定范圍內的建筑設施,一旦有雷電進入到了這個傘狀的范圍,雷電就會被避雷針吸引過來,再通過本體泄人大地,從而使傘狀以下的建筑不被雷擊。避雷針之外還有避雷線,它是通過防護對象的制高點向另外制高點或地面接引金屬線的防雷電,它的防護作用等同于在弧垂上每一點都是一根等高的避雷針。后來發展了避雷帶,就是在屋頂四周的墻或屋脊、屋檐上安裝金屬帶做接閃器來防雷電,即如你所說的那種。避雷帶的防護原理與避雷線一樣,由于它的接閃面積大,接閃設備附近空間電場強度相對比較強,更容易吸引雷電先導,使附近尤其比它低的物體受雷擊的幾率大大減少。再后來又發展了避雷網,分明網和暗網。明網是在避雷帶的中間加敷金屬線制成的網,然后通過截面積足夠大的金屬物與大地連接的防雷電,用以保護建筑物的中間部位。暗網則是利用建筑物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網進行雷電防護,只要每層樓的樓板內的鋼筋與梁、柱、墻內的鋼筋有可靠的電氣連接,并與層臺和地樁有良好的電氣連接,形成可靠的暗網,則這種方法要比其他防護設施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