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隔離開關開合母線轉換電流
1.隔離開關開合母線轉換電流的典型操作
隔離開關開合母線轉換電流(俗稱環流),是在正常運行中,用隔離開關斷開或閉合由同一電壓等級設備和母線在變電所內部所構成的電氣閉環,從而實現轉移負荷電流的操作。
目前國內變電站接線方式中,采用較多的有單母線接線(單母線分段、單母線帶旁路)、雙母線接線(雙母線分段、雙母線帶旁路)、一倍半斷路器接線及橋形、角形接線等.。其中,雙母線倒母線操作是開合母線轉換電流最典型和常見的工況。此外,作為特例,單母及雙母接線退出旁路母線、一倍半斷路器接線檢修母線時、橋形,T形,角形接線解環操作中,為了避免用隔離開關開斷很長的空母線上很大的電容電流而采用相反的操作程序:先斷開隔離開關,再斷開斷路器以退出空載母線。這時隔離開關也會遇到開合母線轉換電流的問題。
2.標準規定的參數
我國國家標準GB1985-2004《高壓交流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中,以規范性附錄B給出了隔離開關開合母線轉換電流的要求和試驗方法。對空氣絕緣隔離開關,其額定母線轉換電流值應為80%額定電流,極限大不超過1600A;額定母線轉換電壓從表1中選?。辉囼灤螖禐?00次開合操作循環。至于額定轉換電流極限大不超過1600A,是因為通常是按額定短時耐受電流而不是按額定電流來選用隔離開關的,因此長期通過隔離開關的極限大電流比其額定電流小得多,所以其母線轉換電流極限大值可定為1600A。1986年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開關研究所為了提出我國隔離開關開合母線轉換電流的技術條件,曾經用計算機計算和分析了國內10kV~500kV幾個電網典型接線的母線轉換電流,結果符合不超過1600A的規定。
由于隔離開關的觸頭運動速度較慢,在開合母線轉換電流時產生電弧的燃弧時間較長,使觸頭易于燒損。為了達到標準要求的開合能力,制造廠需在隔離開關上增設引弧觸頭,使隔離開關的觸頭結構較為復雜。因此有必要將隔離開關分為兩種∶具備開合母線轉換電流能力的和不具備開合母線轉換電流能力的。設計和使用部門在選用隔離開關時應區別對待。
3.雙母線中的母線隔離開關需要開合母線轉換電流
在變電站實際運行中,正常情況下只有雙母線接線的母線隔離開關及旁路接線中的母線隔離開關,才需要開合母線轉換電流;而單母線接線的母線隔離開關、母聯隔離開關及大量進出線路的線路隔離開關,不存在開合母線轉換電流的工況。也就是說在這些部位上使用的隔離開關不必要具有開合母線轉換電流的功能。
目前,國內隔離開關招標文件中不提供工程一次接線布置圖,沒有明確哪些隔離開關是雙母線中的母線隔離開關,而是對所有隔離開關不加區別的都提出開合母線轉換電流的要求,這是不合適的。這將使很大一部分隔離開關有了多余的不必要的功能,其直接的弊端是觸頭結構復雜了,增加了產品制造成本和維護檢修的工作量。相反,如果對雙母線中的母線隔離開關,實際運行中需要開合較大的母線轉換電流,卻又沒有明確提出要求,制造廠供貨時不提供引弧觸頭,將會在倒換母線操作中燒損觸頭,降低隔離開關的有效使用壽命。